据亚洲矿工网站(http://www.asiaminer.com/)1月23日消息,缅甸金属公司(Myanmar Metals)报告称,该公司在缅甸鲍德温(Bawdwin)项目掸邦北部勘探目标的第一个钻孔,已证实存在广泛的矿化带。
钻探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在梯度阵列激发极化法(GAIP)和更深的穿透偶极激发极化法(PDIP)测量中,都发现了强烈的激电异常:在23m深度处钻遇厚达23.8m含4.2%铅的矿体;在86m深度处钻遇34m厚含6.5%铅的矿体;在210m深度处钻遇18m厚含4.2%铅的矿体。
钻探结果再次表明,由鲍德温合资公司(BJV)进行的地球物理勘探已成功地识别出当前模型之外的矿化。令人鼓舞的是,矿化似乎向地表延伸,而且在深处也是开放的,预计与东南方向的主要“掸邦矿脉”(Shan Lode)相连。
充填式钻井计划一直是迄今为止完成的钻井工作的重点。充填方案的设计是为了提升推断矿物资源和增加对资源模型的信心,特别是在起始采坑内。最近的钻探结果显示,矿化在初始采坑的外壳被发现,这在以前的资源模式中被归类为“不含矿地区”。这一新发现的矿化作用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位于“华西上盘矿脉”(China WesternHangingwall Lode)上的钻孔,在现行资源模式之外,与强烈的矿化作用相交,并进一步沿倾向向下拓展了以前的与矿体交切点。BWRC0107从地表开始钻遇31米厚的品位为3.5%的铅矿体;在101米深度处钻遇15米厚的品位为3.4%铅矿体;在120m深度处钻遇12m厚的品位为4%铅+1.1%锌的综合矿体。另一个钻孔BWRC102,位于钻孔BWRC0107以北50米处,同样也瞄准了“华西上盘矿脉”;该钻孔从地表开始钻遇21米厚的品位为2.7%的铅矿体;在34m深度处钻遇32m厚的品位为6.5%铅+1.4%锌的综合矿脉。
在初始采坑东南方向的钻探也遇到了资源模式以外的矿化。BWRC099在7米深度处钻遇厚29m品位为2.6%铅的矿体,60米深度处钻遇厚49m品位为2.9%铅的矿体。BWRC091在21米深度处钻遇51米厚的铅品位为6.3%、银品位为52g/t、锌品位为0.8%的矿体,而在井下58米以下的样品目前不在资源模型的范围内。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矿产资源估算的更新工作,其中包括自今年2月宣布上次估算数以来已完成的7,000多米的额外钻探的结果。这项新的资源估算数计划于8月完成。
缅甸金属公司(Myanmar Metals)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兰姆(John Lamb)强调,从目标识别到发现新的矿化带,该公司目前有100%的成功率。
“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兰姆表示,“我们的勘探方法选择的正确性已经得到验证。我们相信,由于发现了掸邦北部成矿带,我们的4个仍未经过钻探测试的高优先目标的风险已经进一步降低。”
“鲍德温(Bawdwin)铅锌矿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初级铅资源,但随着钻探的进展,我们看到了矿产资源增长的潜力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些最新的结果提高了已知矿带内的矿体的密度和进一步勘查的信心,显示出向多个方向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们显示出沿走向的连续性。因此,相比透镜体或矿脉,鲍德温地区看起来更像是拥有一个非常大且连续的矿化趋势。
“由于地形和地面条件的原因,我们目前处于鲍德温的雨季,使得在现有矿井外的勘探目标上进行钻探具有挑战性。今年10月,我们将寻求启动一项密集的勘探钻井计划,但下个季度的重点将是地下勘探研究、更新矿产资源估算数据和初始坑的充填钻井,”兰姆总结道。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郭 镜 供稿;原文网址:http://www.asiaminer.com/features/10023-myanmar-metals-reports-high-grade-extension-of-shan-lo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