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云汇 铅业资讯 正文
广告

中国铅工业的积淀和骄傲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铅冶炼绿色发展纪实

2019年06月26日 10:23:00 中国有色金属报

6月3日,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安国在豫光展览馆,接受光明网“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记者专访时,曾这样说:“豫光坚持愚公移山、产业报国的理念,从肩挑背驮采矿,建设小型冶炼厂、小型矿灯厂,至今坚持下来并不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依靠就是愚公移山精神。”

在愚公移山精神的发祥地--河南省济源市,豫光金铅的名字妇孺皆知。

中原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就有着非常成熟的有色金属冶炼工艺。诞生于此的豫光金铅,其铅冶炼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以提升民族产业水平为己任,秉承“愚公移山、产业报国”的企业理念和“团结奋进、创新求实”的企业精神,屹然挺立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的潮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着国家命运的脉搏,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成长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铅冶炼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有色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溯源: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

今天,铅冶炼企业遍地开花,而唯有豫光,经历了铅冶炼从灰色到绿色的完美嬗变,为新中国铅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铅冶炼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很多业内人士对豫光的发展感到诧异:一个地处中原僻壤、毫无资源先天优势的地方小厂,如何在严峻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克服资源、人才都极为短缺的瓶颈,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无论规模、技术、人才都雄踞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如果你走进豫光,认真了解她的历史,回溯她的生长背景及发展历程,或许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这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

济源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祥地。而根植于此的豫光,更是愚公移山精神传承的集大成者。豫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稳健发展,坚韧不拔、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坚定步伐,皆由此展开。“愚公移山,产业报国”也理所当然成为豫光的企业理念,成为豫光文化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构成。

回眸豫光建厂之初,32名干部职工靠一锤一錾、肩挑背驮采矿,掀开了豫光62年的辉煌历程。发展过程中,企业不止一次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为了度过难关,干部职工都响亮提出“不要工资要路线,艰苦奋斗闯难关”的口号,他们打气卖豆腐,补轮胎,炒红丹,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力挽狂澜于既倒。豫光创业时期的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豫光逐步做大、做优、做强,实现了多产业、多层次的扩张发展和内涵增长。

回看62年的发展历史,豫光完成了太多业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从地方小厂成长为有色行业大型骨干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中国铅冶炼工艺实现从烧结锅、烧结机、富氧底吹到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四次革命性升级;成为中国最大的铅冶炼企业、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成为铅冶炼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财富500强之列,引领带动济源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这些成绩,成为豫光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的真实体现和生动诠释。

“豫光发展到今天,是几代豫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豫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移山的过程。在我们职工身上体现的就是愚公移山精神。我们的7000名职工就是中国铅工业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当代愚公。”豫光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安国在2017年济源市当代愚公颁奖现场,情不自禁这样感慨。

积淀:“中国铅工业博物馆”的诞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豫光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中国铅工业博物馆”的诞生也绝非一日而成。

1957年底,豫光金铅前身济源综合冶炼厂共生产粗铅76吨。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其意义却非同一般,因为这是豫光最早的收获,也是豫光开始铅冶炼发展的图腾,济源乃至全国的铅工业也由此开启了奔腾不息的发展之路……

1987年9月1日,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厂长杨安国面对的是有色金属市场的疲软,和中央对小型冶炼企业的禁令,以及身处闹市附近居民的不满,企业正处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企业低成本扩张和高质量绿色发展这道选择题上,杨安国果断选择了后者。

他说:“作为重有色企业,固然要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但财富利润必须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之上,企业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他首开行业先河,提出“绿色冶炼”的发展理念,并以超前的眼光,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战略,一鼓作气收购位于北郊濒临破产的硫酸厂,迈出在城外安营扎寨的第一步,带领豫光开启了绿色冶炼的新征程。

与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发酵的,是他决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他认为,企业必须向规模求效益,力敌致胜,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

收购硫酸厂后的1987年,企业就大刀阔斧开始了铅冶炼一期扩建。一期扩建工程,精打细算共需资金450万元。450万元对于当时的企业来说,无异于蚁负粒米。艰难的多方筹措下,工程于1987年元旦前夕一次点火成功。1988年投产,完成电解铅5500吨,实现利税700万元。

一期扩建的顺利投产,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豫光由此迈开了规模扩张的雄健步伐,经过紧随而至的二期、三期、四期等历次扩改,把电解铅生产能力从1400吨扩至5000吨、1.5万吨、5万吨直至30万吨,豫光的铅冶炼在这块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并逐步走向了中国铅工业的第一。

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豫光人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每一次扩建中,追求的都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注入持续的自主创新,实现了一个个技术工艺的突破和铅冶炼绿色发展中的多项第一:

第一家采用低浓度二氧化硫非稳态制酸工艺,解决铅烧结机含硫烟气污染问题;第一家采用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工艺,第一家采用双底吹直接炼铅技术,并在实现工业化应用中,逐步在行业首家淘汰了烧结锅、烧结机和鼓风炉,先后引领了中国铅冶炼工业三次革命性升级,改变了我国铅冶炼工业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实现了铅冶炼工业的绿色革命。

豫光的铅冶炼发展,历经烧结锅、烧结机、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四次工艺变革,一举成为中国铅冶炼工业振兴的一面重要旗帜,书写了全新的中国铅冶炼发展史,被业界誉为“中国铅工业博物馆”。

而成就“中国铅工业博物馆”的“豫光技术”,也已成为业内推广的典范,让世界铅冶炼真正步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新时期,开辟了世界铅冶炼绿色发展的新纪元,在共和国辉煌的史册上,留下了豫光作为铅工业领军企业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骄傲:为世界生态文明提供“豫光智慧”

在市场经济的恣意澎湃中,中国经济发展秀甲全球,但早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廉价劳动力拉动发展的模式,也曾付出了巨大的环境生态代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环境治理由此驶入快车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面貌焕然一新。

同样,一场更为绿色环保的变革,正在悄悄改变着中国传统铅工业的发展。

时光追溯到2000年8月24日。时在河南任职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豫光调研,对企业的发展寄予厚望,他说:“豫光目前的冶炼工艺已经处于全国前列,这充分说明企业管理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今后,企业要不断进取,拉长产品链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抓好综合回收,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这样企业才能越做越大,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我国经济多做贡献。”

豫光没有辜负总理的嘱托。21世纪以来,豫光始终立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在企业发展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和着共和国发展的节拍,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为豫光、为铅工业也为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具有超前意义的探索。

21世纪初,杨安国在接受《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已经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豫光必须形成示范引领,在全行业形成一种导向。”

彼时,豫光铅冶炼的规模和绿色技术都已提升到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巅峰,企业已真正实现了绿色冶炼。而先天不足的资源问题,却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暴露出来。为了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杨安国果断地决定:向再生铅产业进军!

多年铅冶炼的历史,让豫光拥有一大批工程技术骨干和熟练操作工人,并拥有一套完善的分析检测系统和回收废旧蓄电池基础设施,其成熟的富氧底吹-鼓风炉还原熔炼工艺技术,无须将铅膏在特制的回转炉内熔炼,而是将铅膏和铅精矿一起直接配料,投入到氧气底吹炉进行熔炼而得到粗铅,过程中还实现了脱硫,既省去了繁琐的脱硫工艺,又保证了硫的再利用。而这,正是豫光发展再生铅独特的优势。

由此,豫光完成了从原生铅企业到原生铅与再生铅相结合的新型再生铅企业的蜕变。其“原生+再生”相结合发展的“豫光模式”,被称为“世界再生铅发展的中国样本”,为铅冶炼行业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带来了希望之光,提供了“豫光智慧”,成为中国铅工业的骄傲。

今天,豫光已经形成年处理54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的产能,成为世界上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能力最大的企业。

每天,在豫光再生铅原料厂房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品牌的废铅酸蓄电池堆积成山,在岁月静好间,沉默不语,等待生命的“重新启航”,感受着“豫光模式”为它们带来生命流转的崭新变化,也见证着豫光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

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此刻,“豫光模式”正在开启新的征程,以“互联网+”为核心构建的国内首个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正在进行,布局全国的标准化回收站点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一个覆盖范围广、体系运行规范的全国性回收网络体系正在逐步生成,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蓝图正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的原创内容。来源未注明或非铅云汇的文章,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中国 工业 积淀 骄傲 相关的信息

锻造高质量创新发展“双引擎” 珍宝岛药业助力擘画健康中国新蓝图

政府报告明确提出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医学与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医药工业的发展要求。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与支持下,中国正走在“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加速跑道上。在国家系列利好政策影响下,我国医药工业持续呈稳中向好的高速发展态势,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营业收入2.4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4%,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中国医药行业正进
2024-10-28 14:11:23

中国典范 全球标杆 深圳新定位助力龙光地产价值持续释放

40年前的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40年后的8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起航。在迎来自己40周岁生日的历史性时刻,深圳再一次走向时代前列,肩负起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重任。
2024-10-28 14:08:51

前八月回款过千亿 中国金茂穿越行业周期的业绩成色

8月28日,中国金茂(00817,HK)在香港发布了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
2024-10-28 14:08:43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电信运营商间应更多共享5G资源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原董事长、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在会上作主题演讲时表示,目前5G技术是全球的热门话题。5G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数字经济的“入场券”,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创新,5G的应用推广也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
2024-10-28 14:08:13

粤宏远A:公司目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同时经营含铅废旧资源回收与利用、工业区厂房租赁、水电安装工程建设等业务

有投资者向粤宏远A提问, 贵司现在以什么产业为主营业务?如何能够经营好,改变现在这种低迷的形势?公司回答表示,你好,公司目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同时经营含铅废旧资源回收与利用、工业区厂房租赁、水电安装工程建设等业务。对于房地产业的经营,公司适应政策变化与因势利导,随着个人购房门槛的降低,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适配相应的销售策略等。同时,公司也在减少对单一行业的依赖,降低经营风险。公司当前的经
2024-06-18 15:34:06 粤宏远A

2023年4月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4.2较上月下降2个点

2023年4月份,中国铅锌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4.2较上月下降2个点,位于“正常”区间运行;先行合成指数为83.1,较上月下降0.8个点。

路透专栏:铅的平衡仍取决于中国的出口

据路透5月16日报道,根据国际铅锌研究组织(ILZSG)的数据,今年全球精炼铅市场的供需将大致平衡。根据该集团4月份的最新消息,去年的产量比需求量少了14.1万吨,但今年的缺口将缩小至仅2
2023-05-18 12:27:00 铅产量 铅库存

中国铅锌行业高质量发展六项共识

4月2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四届一次理事会暨换届会在河南济源召开。会上,40余家国内骨干铅锌企业围绕铅锌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如下共识: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铅锌工业强国目标不懈努力。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
2023-04-26 17:06:00 中国铅锌行业
更多与 中国 工业 积淀 骄傲 相关的信息
微信免费铅价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铅价格
微信扫码